贴瓷砖是个并不简单的技术活,需要非常的谨慎和小心。因为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空鼓、不整齐的现象,从而就会影响整体的美观。那贴的时候又需要注意哪些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1、客厅瓷砖铺贴
客餐铺贴地面,建议提前排班,避免出现走廊无法对缝等影响美观。贴瓷砖应先将地面砖浸泡阴干,基层需要清理干净。
贴瓷砖时,水泥砂浆应饱满地抹在陶瓷地面砖背面,铺贴后用橡皮棰敲实,用水平尺检查校正四角 。瓷砖贴完2至3小时后,用白水泥或填缝剂擦缝。
2、墙面铺贴应注意基层墙面
如基层为新墙时,待水泥砂浆七八成干再进行铺贴;如墙面为混凝土或其他光滑墙面,需要进行墙面拉毛或者凿毛处理因光滑墙面对水泥铺贴瓷砖附着力影响严重会造成脱落空鼓等。
3、吸水率高的瓷砖铺前要泡水
瓷砖内部有很多细微的空隙,并且其是具有一定吸水性的,如果不泡水或泡水不充分就直接铺贴的话,瓷砖会将水泥浆的水分吸走,使得瓷砖与水泥连接部分出现空隙,粘结不牢,
从而造成空鼓及瓷砖脱落等问题。高吸水率的瓷砖普遍都要进行浸泡,例如:内墙砖瓷片、小规格仿古砖等接近陶质的瓷砖产品都必需要进行浸泡;低吸水率小于等于0.5%的瓷砖则无需进行浸泡。
瓷砖浸泡,需将瓷砖完全浸泡入水中,不要使用水管简单的对瓷砖进行淋洒,因为这样的浸湿方式并不能让瓷砖充分浸泡,铺贴后很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关于浸泡时间,由于不同瓷砖的吸水率不同,因此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但是最终的结果是尽量要让瓷砖喝饱水,直到瓷砖表面不再冒气泡为止。
4、铺砖时需要留缝
贴砖一定要留缝,瓷砖虽然是物理性质较稳定的材料,但它仍然会因为温度、湿度的变化产生各种膨胀现象;铺贴瓷砖的水泥砂浆变干后同样会产生作用力。
如果砖缝会导致相邻瓷砖之间发生作用,而空鼓、变形、开裂、蹦边甚至脱落等问题,都可能由此产生。留缝不仅能避免以上问题还能降低瓷砖误差及施工误差带来的影响。